
【北京冬奥会】北体大冰壶“女选手”:上课下冰场
【现场音效】(训练场景)
【解说】在北京体育大学“大白”冰场,每天例行的冰壶训练已经成为女子冰壶队姑娘们每天不可动摇的传统。5月11日,记者来到北京体育大学,记录了该校冰壶跨界跨项目训练队的日常训练场景。
据介绍,北体冰壶队目前正在培养24名学生运动员冰壶运动员徐晓明,其中男运动员11人,女运动员13人冰壶运动员徐晓明,分别来自学校不同学院。作为高校学生,如何克服“学培矛盾”,合理安排学习培训时间,成为他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同期】北京体育大学女子冰壶队队员王逍遥
本科生还有很多作业,然后每周都会有很多培训班,所以在协调这些课程的时候,不仅是我们自己,还有我们学院的老师,学院领导也帮我们调整培训计划,让我们兼顾双方。
【同期】北京体育大学冰壶队主教练、中国冰壶学院副教授于作军
在培养计划上,学校为我们所有的队员制定了相对有保障的国家规定的课程,这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从我们的学校场地部门,我们的场地对我们所有的团队开放 24/7。
【解说】2018年9月,北京体育大学正式启动冰壶跨界、跨项目选拔工作。经过素质测试和心理测试,共选拔50名学生组成学校冰壶跨界跨项目训练队。
为了提高学员的冰壶水平,冰壶队除了体能训练、技能训练和冰上技能训练外,还专门开设了围棋、心理等课程。
【同期】北京体育大学冰壶队主教练、中国冰壶学院副教授于作军
在游戏开始时我们需要布局,在游戏结束时我们需要关闭。如何设置游戏以及如何关闭官员与围棋项目息息相关。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思维的培养,通过这16个冰壶动作,让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有更合理的布局。这种围棋课程对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战术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期】北京体育大学女子冰壶队队长张驰跃
一场比赛需要两个多小时,需要完成十场比赛,而不是简单的比赛。所以在一场比赛中,会有很多的起起落落,也就是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在领先或落后的时候,我们需要让自己的心理保持在什么样的状态,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调整得很厉害,也需要一些教训来教我们如何调整这些东西。
【解说】女子冰壶队队长张驰越是队里的老队员,已经学习冰壶十年了。对于她来说,冰壶作为她最喜欢的冬季运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积极的改变。
【同期】北京体育大学女子冰壶队队长张驰跃
首先,冰壶是一个需要很强逻辑思维的项目,它会让我对自己对一切的看法有一个多方位、多维度的思考;其次,它是一个团队协作的项目,它会让我学会在生活中照顾大局,照顾一些朋友之间的情绪。
【解说】4月25日,在2021年中国大学生冰壶锦标赛上,北京体育大学女子冰壶队获得团体亚军,成功入选第30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冰壶项目预训练队。而接下来,能够在主场参加北京冬奥会,已经成为了所有队员的共同期待。
记者徐鹏鹏宋子轩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