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劝学颜真卿译文及赏析

劝学颜真卿译文及赏析,下面是详细内容。。。

  为 学 有 道

  ――读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劝学》

  荀子的《劝学》和韩愈的《

师说》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学习问题的经典论述,前者着力强调后天的不断学习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后者则针对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倡导“古行道”,呼吁师道的回归。在倡导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今天,这两篇文字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学之道在于沉潜自身,持之以恒。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现实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就以《劝学》为例,来看看古代人对学习是如何认识的,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发和教育。《劝学》原文,作者: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

  色)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划过(斧具加工)就直了,金属刀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思索,(结果)不如片刻的学习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高处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走到千里之远的(地方);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体育头条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 。(它的)成功在于它不停地走。雕刻(一下)就放着(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的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出来(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 ,(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o)蓝:一年生植物。

  作者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三次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荀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李斯、韩非都是荀子的弟子。因在词赋创作方面的贡献,荀子和屈原并称为“词赋之祖”。

  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侥存,不为桀亡”,强调规律的客观意义,所以人们要“知天命而用之”,把人提升到与天地同等的地位。他认为“人性本恶”,强调后天环境和礼乐教化的作用,提倡隆礼重法,从而实现天下大治。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征战,诸子百家为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而著书立说,在思想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荀子“明于天人之分”,他认为自然社会的发展,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们要善于利用规律进行社会变革。在“人性本恶”的哲学思想基础上,荀子认为要实现天下大治,必须要重视社会环境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也只有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有志之士才能为社会变革贡献自己的力量。《劝学》是《荀子》全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此文为原文节选而成。

  《劝学》一文言简意赅,短小精悍,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系统地阐释了关于学习的理论和方法等,是先秦散文中不可多得的、文字兼美的经典之作。

  对于《劝学》一文中的论证思路而言,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段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第三段以生活中常见的六种现象设譬,形成博喻,论识学习的作用――借助外物,弥补个人的不足;第四段采用了正反两方面结合,论述了学习的正确态度与做法在于持之以恒。文章结构严密,不仅说理透彻,更以其结构不蔓不枝、语言明净简洁,为议论文的写作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可资借鉴学习范本。

  《劝学》的论证方法方面,本文综合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文章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如“终日而思”“跂而望”“登高而招”等等,通过比喻把抽象的相对枯燥的道理讲的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其中,一些比喻又自称对比体系,在对比中加强说理的深度,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在形象化的说理中,尽显议论文的论证魅力。

  《劝学》的语言方面,本文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语言不事雕琢,一气呵成。整句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严谨整饬,读起来有兔起鹘落之感,显得气势十足,为论证力度的加强增色不少。散句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读起来舒缓流畅,使文章语调变化摇曳生姿,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劝学》对后世的影响而言,本文不仅影响了无数人的学习观念,而且使人们在漫漫求索的道路上得以坚守本心,还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成语俗语,如“青出于蓝”,“锲而不舍”等,至今仍然在汉语文化宝库中大放异彩。

  

以上就是本站(www.youliangdian.com)提供的关于劝学颜真卿译文及赏析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劝学颜真卿译文及赏析来自网络分享,如有疑问请联系本站,谢谢你的关注。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www.youliangdian.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2721.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youliangdian.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